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拓展师生学术视野,4月29日下午,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三十五期“学习大讲堂”在文科楼358进行,齐鲁工业大学刘德军教授应邀作“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专题报告。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邓文钱主持,校(院)离退休工作处长清片区主任马莲莲、青年教师代表及研究生参加。

讲座伊始,刘德军教授从自身40余年的学术研究经历出发,分享了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刻见解。他强调,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立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实践,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随后,刘德军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抗日战争研究的理论创新进行了深入解读,并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抗日战争重要文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敌后抗日根据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群体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抗日战争重要战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事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抗战时期革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八个维度深入解读了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联系。在抗日战争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层面,他指出,研究抗战史需要坚持三个基本维度:一是要准确把握抗战的历史分期;二是要深刻理解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的复杂矛盾;三是要系统研究抗战文化、地方抗战史等具体领域。

在互动环节,刘德军教授与在场师生展开了一场富有深度的学术对话。他强调,扎实的史料基础与创新的研究方法同样重要,鼓励青年学者既要深耕经典文本,又要关注地方特色史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寻找研究突破点。通过深入交流,参会师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抗日战争史的理解更加深刻。
本次学术报告会,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