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备课质量标准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3-19   浏览次数:10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处理,选择合适的授课方法并规划教学过程的活动。根据学校《课程备课质量标准》,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际,特制定《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备课质量标准》。

一、备课内容

1、认真研究教学计划,明确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处理好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平行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2、认真研究所任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熟悉本课程的体系、范围和基本内容。

3、钻研教材,广泛阅读有关文献和教学参考书,尽量吸收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

4、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注重因材施教。

5、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准备相关教具,使教学用具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注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二、编写教学日历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所使用的教材拟定教学日历,合理分配课程讲授、实验、实习和讨论的学时,并按规定项目填写表格。

三、编写教案

教案是上课的预定方案,教师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好教案,设计出每一堂课的全部教学活动。

1、教师授课必须有教案,教案要常备常新。

2、教案可有详案和简案,新教师或新开课宜用详案,经过教学实践可逐步过渡到简案。教案具有指导性,任课教师在授课前应熟悉并在授课中依照执行。

3、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教案主要包括封面、首页、授课内容(或备课笔记)三个组成部分。 

1)教案封面应包括: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课程类别、开课单位、授课班级、授课教师等内容。

2)首页应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概要;教学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作业题、思考题的布置;参考书及参考资料;主要教具、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等。

四、其他要求

1、教研室应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中研讨教学共性问题,促进各门课程有效衔接。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策略部署,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贯穿融入教学,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性时效性。

2、创新集体备课形式。丰富集体备课载体,通过多种方式有效针对性的增加集体备课效果。推动子恒可教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兼任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同时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八年五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