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与传承: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访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之子陈志远教授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1-06-25   浏览次数:10

红心向党迎百年,学史力行践初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追寻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6月21日至22日,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了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之子、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陈志远教授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陈潭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忘我奋斗的革命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矢志奋斗一生

“我的父亲出生于1896年1月4日,家里是个大家庭,父亲兄弟姐妹10人,我父亲排行第七。由于家里人都有文化,家里父辈有5个人参加了革命。”陈志远教授缓缓讲述陈潭秋生于革命之家、自小立志报国的感人故事。

“1919年,我父亲跟着武汉学生去上海参加学联成立大会,见到了董必武,董必武给了他们一些以《新青年》为代表的宣传马列主义书刊。1920年秋,我父亲和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后又组织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学校组织青年读书会,宣传共产主义思想。”陈志远说。

从相识董必武到创建党团组织,从出席中共一大到迎接北伐胜利,从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再到战斗在新疆直到被军阀盛世才秘密杀害……陈志远深情回忆了父亲的革命经历。真挚情感、催人泪下,鲜活故事、发人深省。



见证百年辉煌赓续精神血脉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陈志远很早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很早就写下了自己的心里话:百年辉煌庆、敬告父母知!他说:“我们党的成就不要忘记告诉父亲母亲,我代表他感受党的百年辉煌,应该让他们知道“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没忘记我是陈潭秋的儿子,因此在学习、工作各方面都尽自己最大努力。”

88岁的陈志远,面对同学们青春洋溢的脸庞,饱含激情地说:大家要学习好党史,以革命先烈的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精神、崇高品德情操,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言语间,陈志远的脸上也闪现出了青春的色彩

访谈结束后,陈志远还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党史学习记录本上认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和学院师生合影留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革命英雄后代就像一本‘红字典’,带领我们深入探寻红色基因的根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刘福政介绍道,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是我们学习党史的生动教材。采访革命烈士后代,就是学习英烈、崇敬英烈的一种形式,对于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载体和内容,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革命多曲折,艰苦堪称奇。动荡年代,陈潭秋正是对党有着坚定的信仰,才会甘为革命洒热血。”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研究生吴逍深有感触地说。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舒映深情地说:“陈志远教授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他秉承其父革命遗志,永葆师者恒心,躬耕教学科研一线,是传承革命先烈红色基因的真实写照,值得我用一生来学习。

 

每一位革命先辈,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回望,都是一次信仰的传承。通过本次采访,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深入了解了陈潭秋烈士的英雄事迹,进一步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